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15万股东泪目:“杉杉股份”,又杀回来了!

  来源:大A透视镜  负极材料龙头,杉杉股份 (维权)(600884.SH)的业绩、估值,均“大反攻”!

来源:大A透视镜

负极材料龙头,杉杉股份(维权)(600884.SH)的业绩、估值,均“大反攻”!

4月至今,杉杉股份最大涨幅134.98%,业绩方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78%,净利润直接暴涨1079.59%。

公司的15万股东,迎来“柳暗花明”!

要知道,此前公司连续三年利润下滑,去年全年亏损3.67亿元,股价方面,2021年以后最大回撤87.20%。

之所以现在“否极泰来”,原因有三:

1、内斗落幕,发展重回正轨;

2、行业回暖,带动公司业绩复苏。

3、布局固态电池,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

长达两年的豪门内斗,终于结束。

2023年2月,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突发心脏病去世,未留下任何关于企业接班的明确安排,引发了家族内部权力争夺。

次子郑驹和遗孀周婷之间展开了长达两年多的控制权争夺战。

2025年6月26日,因连带担保责任,宁波中院强制执行郑驹持有的杉杉股份181万股,郑驹持股归零,彻底退出了杉杉股份。

在此之前,今年2月25日,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被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一旦控股股东重整结束,杉杉股份或将“易主”。有报道称,深纺织A+深圳国资联合体、宁德时代、宁波工投集团等已提交尽调申请,可能形成“产业资本主导+地方国资护航+财务资本套利”的混合模式。

这意味着,杉杉股份管理层预期稳定了,经营不确定性逐渐消失。

除了内斗结束,2025年还恰逢负极材料回暖,杉杉股份又迎一重利好。

据隆众资讯,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产量114.87万吨,同比去年增长7.5%。

与此同时,行业进一步集中,利好杉杉股份这样的头部。据高工产研,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企业甚至接近满产,而中小企业则缺少订单,多沦为代加工厂或停工停产。

高工产研判断,负极材料行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行业有望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杉杉股份作为行业头部,直接受益。

据上海有色网编制的SMM数据,杉杉股份上半年负极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占负极行业总出货量21%。

当前,杉杉股份产销双旺。

海外项目芬兰10万吨负极产能项目已完成环评公示,离产能释放又近一步;

今年8月份,杉杉股份旗下杉杉科技还与楚能新能源签署超百亿负极材料长期合作协议,引发行业轰动。

杉杉股份还布局了当下热门的“固态电池”。

据杉杉股份9月8日互动平台回复,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相关产品及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其中部分产品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同时,公司正在自主建立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加速固态电池专用新型负极材料研发。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电池的终极形态,同时具备高安全性、能量密度、高功率以及充电快的优点。

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头部企业公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固态电池商业化越来越近。

今年5月消息,宝马已启动全固态电池实车路测,标志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验证跨越至实车应用。

6月,长安与上汽均宣布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9月2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中表示,公司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

9月3日,亿纬锂能(维权)宣布,其“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高端领域。

而杉杉股份率先卡位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后续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

虽然经过一波反弹,但因为此前跌幅太深,目前杉杉股份依然相当便宜。

与业内主要龙头相比,璞泰来去年营收仅杉杉股份的72%,但目前总市值达到561.2亿元,是杉杉股份当前总市值(332.5亿元)的1.69倍。

责任编辑:张恒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tubsoft.com/2425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