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AI广告的三大突出风险——违背公序良俗、侵权抄袭、虚假宣传,巨量引擎已建立全流程治理体系。在活动现场,巨量引擎商业安全治理标准负责人项韵介绍,平台聚焦 “精准识别、从严处置”,例如要求广告内容中不得含有虚构人设,不得自称、或描述存在某某身份/姓名/职位,为产品或服务做背书。同时,针对违规行为设置了从预警整改、限制新开、账户封停、主体清退等梯度化、多元化处置体系。据悉,今年第三季度已前置拦截涉AI违规素材84万余个。
创新工具成为治理 “利器”。巨量引擎首创广告CCR 指标(消费者抱怨指数),整合用户评论、举报、投诉等多维负反馈并数字化可视化,“CCR指标的设计初衷,就是把用户的每一条评论、每一次举报都转化为可落地的治理依据”,巨量引擎商业安全治理策略负责人郭泽斌在分享中透露,该指标更能精准把控风险行业的广告准入,今年以来CCR指数下降了40%+,用户对广告的负反馈显著减少。
建立“预防-管控-打击” 的全链条防护,才能构建长效生态。项韵介绍,除了健全治理体系之外,平台还打造规则学习平台解读合规要求,帮助广告主避开合规 “雷区”;针对履约环节涉诈黑产,平台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协查打击,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
“技术是治理的核心驱动力。” 巨量引擎商业安全产品负责人潘荻展示的交互式审核系统,依托自研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三大突破:90%素材10分钟内完成审核,对比传统时代审核效率提升了75%。大模型还能自动修复素材中的常见违规点,广告主可结合实际情况一键采纳。此外,对于涉及违规的广告,大模型通过推理判断,能快速提供精细化拒审理由,告知违规内容出现在视频中的具体时间点或具体画面。极大地提升了广告主的投放效率和体验。
潘荻在现场分享道,与传统依赖案例训练的 “判例法” 模型不同,加入AI能力之后的大模型,采用的是 “条文法” 识别逻辑,能结合大量案例学习,学会问题推理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规则。这种能力升级直接带来了审核精度的显著提升,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因案例覆盖不全导致的误判、漏判风险,另一方面让审核结果更贴合规则本质。
值得关注的是,广告后链路履约环节虽已脱离平台管控,但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用户对广告生态的信任,尤其是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在维权操作、风险识别上更易遇到障碍。为解决这一痛点,巨量引擎专门推出针对一老一少的专项服务保障项目。据郭泽斌介绍,当用户因抖音广告引流后引发了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可提供先行保障等服务。用户可直接拨打抖音广告客服热线950522,或通过抖音APP内 “广告客服” 专属入口,一键直达专属人工客服。截至目前,该专项已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用户满意度达92.5%。
除了事后维权服务,平台还注重从源头降低风险:针对老年人开展线下防骗讲座,讲解AI虚假广告常见套路;制作校园反诈微电影,通过生动案例向未成年人普及广告风险识别知识。

责任编辑:凌辰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