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直击黄仁勋最新交流会:中国芯片爆发了,我希望能找到新的平衡

  2025年10月28日,在GTC大会期间,黄仁勋和媒体以及行业分析师对话,话题从美国本土制造到能源需求、开发者生态与OpenAI投资,几乎涵盖了AI产业链的全部关键环节。

直击黄仁勋最新交流会:中国芯片爆发了,我希望能找到新的平衡

2025年10月28日,在GTC大会期间,黄仁勋和媒体以及行业分析师对话,话题从美国本土制造到能源需求、开发者生态与OpenAI投资,几乎涵盖了AI产业链的全部关键环节。

整场问答持续约1个小时,更多时候,他在回答产业结构与技术演进的问题。“AI竞争不是单一维度的”,黄仁勋认为,AI竞争包括能源、芯片、基础设施、模型与应用等层次,并呼吁美国不仅要发明AI,更要率先普及AI。

黄仁勋也花了相当篇幅讨论中国的AI发展。他指出,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在开源生态和模型创新上的贡献“不容忽视”。“Qwen是世界级的语言模型,DeepSeek在推理架构上的突破是革命性的。” 他同时注意到,中国的国产芯片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在我们离开中国的时候,国产芯片正在成倍增长。”

谈美国本土的制造能力

黄仁勋:目前最先进的封装技术——CoWoP(共封装光学技术)还不在美国,但正计划在几个月内在美国建立。TSMC等合作伙伴正在帮助我们建设这一能力。TSMC不仅是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美国的战略伙伴。未来,我们将在美国完成从芯片制造、封装、系统集成到AI工厂部署的全过程。这将带来大量高薪制造岗位。

谈AI竞争

黄仁勋:至于是否可能落后于中国?答案是有可能。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开放。AI竞争不是单一维度的,它包括能源、芯片、基础设施、模型与应用等层次。特别是,我们需要更多工程师、管道工、技工来建设AI工厂。这些都是高薪、体面的工作。美国不仅要发明AI,更要率先普及AI。

谈AI革命是否会带来短期就业阵痛

黄仁勋:变革总是伴随阵痛。200年前,美国80%的人口从事农业,如今只有1.7%,但我们并没有78%的失业率。AI的整体效果将是巨大的生产力提升。早期计算机只提升了少数擅长逻辑与数学的人,而AI能让每个“有好奇心的人”受益。我认为AI带来的生产力增长将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而不是少数精英。它不会摧毁就业,而会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

谈芯片出口与收益分成机制

黄仁勋:要实现收入分成,首先需要制定一项新的监管条例。目前政府还在起草相关规定。在这项法规正式出台之前,我们实际上还无需面对这个问题。

谈空间计算与可穿戴AI的未来

黄仁勋:技术层面,未来的AI必须是“随时待命”的。它需要在你唤醒的瞬间就能回应,具有即时交互能力。而今天的AI延迟仍然过高,语音互动不够自然。我们正在开发“超低延迟”的AI,例如 Grace Blackwell 这样的新架构,可以提供更快响应和更强算力。未来每个人都可能佩戴AI设备,比如眼镜,那将需要比现在多得多的计算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扩展AI算力基础设施。

谈AI工厂的能源需求

黄仁勋:没有能源,就无法赢得AI或制造业的竞赛。过去一些政策限制了能源供应,却希望经济增长提高。这是自相矛盾的。AI竞赛太重要,我们必须利用一切能源形式。同时,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效率更高。Grace Blackwell 的能效提升说明:我们可以用更少能量实现更大计算力。

谈OpenAI投资与IPO时间表

黄仁勋:我们在OpenAI持股比例非常小。老实说,我希望当初能投得更多(笑)。那1000亿美元并不是我们已投出的资金,而是一个潜在合作框架。如果OpenAI明年上市,我一点也不会惊讶。我相信那将是史上最成功的IPO之一。

谈开发生态与中美竞争

黄仁勋:我一直强调,赢得开发者,就是赢得未来。英伟达CUDA是一个全球计算平台,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开源贡献国之一。许多世界级的开源项目,如Qwen模型、DeepSeek推理框架,都是在中国诞生的。如果我们因政策切断与他们的联系,将失去全球一半的AI人才。如今我们看到了结果:封锁反而推动了中国芯片公司的爆发。在我们离开中国之后,中国国产芯片成倍增长。我希望能找到新的平衡。

直击黄仁勋最新交流会:中国芯片爆发了,我希望能找到新的平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tubsoft.com/3468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